衔接转化机制
“衔接转化”机制是崂山区检察院开展基层检察机关高质效法律监督的一项创新探索,依托检察建议与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双向衔接转化,凝聚检察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职能合力,最高检已在全国16个省试点推广。
一起来看看
今年“两会”的衔接转化“新”成果
崂山区检察院在“名山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中发现,部分古树名木根系区域被非通透性硬化覆盖,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明确禁止非通透性硬化,但未明确规范标准。面对这一共性问题,崂山区检察院依托衔接转化机制,通过市政协常委李秋航向今年市两会提交了专门提案。
市政协常委、山东正航律师事务所主任
李秋航
市政协常委、山东正航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秋航今年带来提案,关注古树名木硬化确认和破除标准。李秋航表示,古树名木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同时又被称为“活的文物”,具有重要的历史、科研、文化价值,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青岛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1764株,其中一级古树86株,二级古树291株,三级古树1387株。近年来,因根部过度硬化致使古树长势衰弱的情形日渐增多,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对生长不善的古树名木进行复壮。李秋航建议,出台青岛市古树名木硬化确认和破除标准,对于根部过度硬化的古树名木尽早干预,为科学保护古树名木提供技术保障。
《山东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等古树名木保护规定中明确规定,禁止在古树名木保护范围内非通透性硬化地面。但对于“非通透性硬化”的定义与标准,并无明确规定。经了解青岛市古树名木复壮情况,发现有不少古树因地面硬化、树池小或根盘通透性差造成濒临死亡而进行抢救复壮。经咨询林业专家,为保证古树名木的正常生长,必须加大对古树根系的保护力度,破除过度硬化。
自2021年开始,广西在全区推动古树名木破硬化整治工作,林业部门出台《古树名木过度硬化确认和破除标准(试行)》,在该规定指引下,至今共整改树底地面过度硬化树木3254株,让古树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李秋航建议参照广西作法,出台青岛市古树名木过度硬化确认和破除标准,为科学保护古树名木提供技术保障。(来源:青岛晚报)
本院概况版权声明联系我们12309中国检察网 检察听证网 法律法规
Copyright © 2017 青岛市崂山区人民检察院.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7022784号-1
技术支持:山东大众信息产业有限公司